歷史學家李兆良
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,利瑪竇為中國帶來世界地圖。」是自十五世紀以來,全世界都堅信不移的說法。然而,美洲鄭和學會會長李兆良憑着深厚的科研背景,在機緣巧合下,展開對《坤輿萬國全圖》的研究,從科學角度揭開了600多年前中西交通史的秘密,證明《坤輿萬國全圖》為明代中國的作品,而非由歐洲傳入,這個發現震驚整個世界地理史學界。今年八月份,李兆良在北京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舉辦的報告會上提出這新見解,在場的兩位院士,地圖學專家,歷史學者,包括在央視《國家寶藏》節目介紹《坤輿萬國全圖》的高俊院士,都認為證據合理,還原更正世界歷史指日可待。/大公報記者 郭詠遙(文)受訪者供圖
以科學推理出千處疑點
李兆良謙稱自己不是歷史學出身,到了63歲才習史。2006年在美洲東部出土的明代宣德金牌,引起了他的懷疑,並因此展開了對《坤輿萬國全圖》的研究。在查證當中,李兆良以科學推理手法,發現大量不能為人接受的錯漏。李兆良提出科學治史的概念:歷史必須是真實發生過的事,真相不會違反推理。他說:「不合理的闡釋,就不是真相。真相是最有耐性的,最不饒人的,但終於會出現。有些人一直對中國人有『偏見』,認為美洲是歐洲人發現的,縱有不合理的地方,亦會傾向接受,這種態度是不科學的。」
「我不是歷史學出身,沒有包袱、成見,從零開始。」李兆良抱着求真精神,在過去十年來比較了近千幅中國與西方繪製的地圖,以及西方十六世紀以來多種歐洲文字的原文獻,發現《坤輿萬國全圖》若以西方的繪圖標準來看有近千處疑點。「其實只要用心觀察便能發現,其中包括方位問題;西方繪製的地圖以方位命名海洋,以中國的繪圖標準來看,東西南北都是錯的,但《坤輿萬國全圖》方位全對。利瑪竇在中國不可能抄西方的錯誤而繪製出正確的《坤輿萬國全圖》,只能是西方抄中國人測繪的原圖,越抄越錯。」李兆良直言,以前說利瑪竇為了討好中國人,把中國放在地圖中央,其實是掩飾西方的錯誤。
比對時地證非利瑪竇傳入
李兆良發現另一關鍵錯漏:「不少人會誤解《坤輿萬國全圖》是於萬曆期間,利瑪竇送給中國的。然而,《坤輿萬國全圖》中的地名,歷史描述卻是切合明代永樂至宣德期間,鄭和下西洋時代,比萬曆早近200年。大家試想想,生於文藝復興時期的傳教士利瑪竇,怎會不在地圖上標誌教皇領地,更沒有提及托斯卡納和佛羅倫斯這兩個文藝復興的重要地名呢?另外,地圖上所顯示的歐洲,是利瑪竇在世前1000年的歐洲;而地圖上所顯示的美洲則是利瑪竇死後200年歐洲人才知道的美洲,根本不可能。能測繪世界地圖,必須環球航行,《坤輿萬國全圖》是文獻,也是文物,確證最早航行到西半球,測繪第一張比較準確詳細的世界地圖是鄭和時代的中國人。」
香港年輕人對自己國家的文化、歷史都不甚了解,引致對中國的感情變得薄弱,總是認為「外國的月亮特別圓」。李兆良表示,期望藉着這次發現,讓本港年輕人知道中國科學曾經引起世界巨變。明朝的中國,以鄭和為首的大航海,不止環球航行,更測繪了全世界。香港教育界需要重視還原更正世界史,重建國人的自尊與自信。
「西方講『國際』,以利益分界,以暴力解決紛爭;中國講『天下』、『各順天命,共享太平之福』,『不以強凌弱,不以眾欺寡』,值得欣賞和學習。我認為長遠來說,中國的理念比較適合全世界可持續性的發展。」